品红色书信,育家国情怀 | 彭攀桂家书
品红色书信
育家国情怀
前言
柚声百年岁月,家书寄情千古。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,这里是四川大学校园广播西柚电台。欢迎收听“品红色家书,育家国情怀”系列节目。
解放生产力,推进现代化。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老党员彭攀桂在香港即将回归时,写给国外的儿子和儿媳的家书。
一封家书
1997年7月1日,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大日子,在这一天,远行已久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,无数国人自发相聚在一起,欢呼着,拥抱着。对于海外华人来说,这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。香港回归代表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,指示着中国的光明前程,这增强了他们侨居海外的底气,也激发了他们回国建设的热情。
香港回归
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,老党员彭攀桂在给儿子安安、儿媳晓东的跨国家书之中,难掩激动地表示:
“她的回归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事,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盛事,值得庆贺。”当然,在兴奋之余,老人更不忘提醒儿子儿媳:“是祖国把你们培养成才的。要是没有祖国的强大,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,你们是难上大学的,更难出国留学攻学位的。饮水不忘挖井人。你们要把回报祖国,当作终身志向。”
信中的安安就是彭攀桂的长子彭朝阳,他在1985年出国留学后就一直旅居海外,而他的妻子吴晓东同他一样在国外深造后选择定居美国,夫妻二人虽在海外生活,但始终是只拿绿卡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,他们坚定且诚挚的爱国之心,与父亲彭攀桂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彭攀桂家书
“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建设强大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每一个中国人,为祖国的兴旺,都应从我做起,各自负起责任来。海内外的十二三亿炎黄子孙都奋起,这股力量可了不得,势不可挡,最大的困难能战胜,天塌下来也能顶住。何愁国家不富强!”
在这个特别的时期写下的家书,字字包含着彭攀桂作为一名老党员的爱国热情,句句渗透着一位父亲对孩子成才报国的殷切期盼。不论儿子儿媳身在何方,老人永远在提醒着他们要时刻记得自己是炎黄子孙,是应为祖国的兴旺做出奋斗的中国人,所有读的书都应是为了中国能更好地发展,谋求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应是一生的使命。
彭朝阳(后排左三)、吴晓东(后排左二)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等家人合影,摄于1995年
彭攀桂的良苦用心,让爱国之情深深扎根于儿子心中。彭朝阳生于故乡,长于故乡,长江水养育出的孩子,永远也不会真正离开故土。他始终记得自己出国留学之前,全村上百户人家为他送行的场景,乡亲们为他骄傲,为他高兴,只希望他学有所长,有朝一日加入建设新中国的队伍。串串鞭炮齐鸣的火花像银河尽头传来的信号,言辞恳切的叮嘱他,去尽情追逐吧,去奋力探索吧,我们等你回来。彭朝阳也就此立下志向,要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。后来,村里通电话、装电灯、兴水利、修公路,彭朝阳每次都捐款相助,默默回报着乡亲。同时,他也在教育着自己的女儿,要把这份爱国之心传承下去。
结语
多少父母曾望子成龙,拼尽全力把孩子送上更高的平台,又有多少父母千叮万嘱,希望孩子接过自己手里的接力棒,带领我们共同的祖国走向新的时代。民族的未来终究是掌握在年轻人手中的,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的过程,是无数彭攀桂这样的家庭代代传承的结果。而现在,中国青年的视野越来越开阔,民族自信心、自豪感不断增强,必将有更多叮嘱子女的“彭攀桂”、更多不忘报国的“彭朝阳”、“吴晓东”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中国青年将大有可为!
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,四川大学校园广播西柚电台感谢你的收听,我们下期再见。
❖
by/
采访编辑部 | 李子璇 冯硕
主持播音部 | 金若涵 杨云靖
网络宣传部 | 朱雅楠
后期技术部 | 韦睿铭
编辑 | 任思霖
责编 | 戴鑫雨 黄晶